2015年11月5日 星期四

10/29身心障礙服務學習-議題思考與討論 (一)

通訊碩一10479006吳寄兼

這次李素禎老師所分享的部分,是關於安樂死的議題,這是一種給予患有不治之症的人以無痛楚、或更嚴謹而言「盡其量減小痛楚地」致死的行為或措施,一般用於在個別患者出現了無法醫治的長期顯性病症,因病情到了晚期或不治之症,對病人造成極大的負擔,不願再受病痛折磨而採取的了結生命的措施,經過醫生和病人雙方同意後進行,為減輕痛苦而進行的提前死亡。批評者認為此行為有「殺人」或「協助自殺」的嫌疑。被安樂死是指在未經病人自身同意的情況下,由其親屬向醫生申請或醫生主觀判斷實行安樂死。

在老師分享的影片之中,可以看見新聞媒體的報導影片,其中有一位老爺爺,說不忍心看著自己老婆痛苦,而逼不得已親手將她殺害,即使老爺爺自己可能有他的苦衷,做出這樣的事情的是不對的,但最令人省思的是新聞媒體的報導,是一再的使用批評的字眼,來對這樣的事情,批評老爺爺,這也反映出我們文化及價值觀的偏差與不同,尊重與公平。

我想安樂死的部分,是充滿爭議性的議題,也許在某些情況是好,有些情況是不好,甚至是好是壞根本沒有人知道,就像柳暗花明又一村,說不知病人在某一天突然會好轉,此時此刻結束他的生命,必然留下遺憾,又或者造成無法挽回的傷害。但我想當我們遇到困境時,我們應該尋求他人求助,各種基金會,或者報警處理,也許就可以讓事情有婉轉的餘地。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